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小麦稻谷面积渐萎缩
2024-05-03 18:08    1705 

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791亿斤,比上年增3.2%,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改善了粮食内部结构性矛盾。玉米的“崛起”见证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小麦、稻谷面积及效益出现下降,未来稳定我国口粮供给,必须加大经济刺激,包括对提高单产研究的技术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提高种植比较收益。

近年来,我国谷物的种植结构已发生根本转变。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饲料粮和工业粮,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其生产和消费都处于较高的增长态势,而稻谷、小麦等主要口粮的增长则缓慢得多,种植面积更有不断收缩的趋势。

早稻播种面积连年下降,自2005年以来的6年中,除2009年出现增长以外,其他5年早稻播种面积持续下降。即使2012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南方地区推广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收效也较微弱。小麦种植面积也有所减少。2012年初的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指出,近10多年来,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减少近1亿亩。

比较收益低是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的原因。据国家发改委调查,2009年以来,我国小麦收益已连续3年下降,2012年由于成本上升及新麦上市后低价运行,效益继续下降。农业部对全国10省农户调查,2012年夏收小麦亩均收益152元,比上年降4.4元,降幅2.8%。

我国当前的小麦单产水平已属世界前列,除非技术上有大的突破,否则只能有微幅提高。当然,单产的提高表面是技术问题,实际是经济问题。同时,种植面积的降低也不是不可抗力造成的,而是由于经济原因。这意味着,未来要保持我国小麦和稻谷的持续增产,必须加大经济刺激。

可以预期,未来补贴政策对平抑粮价和刺激生产的效应将不断被削弱。从来只有多数人补贴少数人的行为才能持续下去。美国农业人口不足2%,98%的人补贴2%的人负担自然小很多。即使是这样,2012年6月美国参议院也通过了一项包括削减已实施20年的直接支付农业补贴的法案。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削减赤字。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农业人口占比仍高企的我国,就更不可能依靠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形成根本的长效刺激了。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