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农业增长还快,但是消费需求更快,所以我们不能陶醉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九连增’之中。”1月12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2013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上如是说。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791亿斤,同比增长3.2%,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九连增”。
然而,据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增加11.2%,再创新高。不仅是大豆,中国粮食进口在2012年超过了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
“九连增”难抵进口激增,关系饭碗,粮食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的粮食自给红线是否已经被打破?中国的粮食产业还如何端稳自己的饭碗?
内外价差刺激进口激增
“去年我们看到不少同行在进口大米,因为价格低。”益海嘉里一位负责人如是说。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反映在了年底海关的统计数据中,也是陈锡文不敢忽视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中,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很快,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很快,在一定程度上尽管农业自身不断发展,供给量不断增加,供给速度赶不上消费,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谷物类农产品达到了1398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545万吨,进口规模同比飙升156%。同时,大豆总进口量增长11.2%,达到创纪录的5838万吨。另外,食用油进口增长29%,达到新高845万吨。
陈锡文称,去年是我国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已经超过7000万吨,谷物和谷物粉,以及糖、肉、奶都在进口。对于进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部分原因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较低促使中国企业进口玉米、小麦和大米,此外,国内强劲的需求也对进口造成了拉动。“去年,粮食进口对于平抑物价水平有贡献。此外,因为越南大米价格低,有一些大米通过走私渠道进入中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