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家一户的小康,才有一个乡一个县的小康。普安县江西坡镇江西坡社区王家庄组龙昌义种植的10亩桔子喜获丰收,每亩收入3至5千元,仅桔子的年收入就可迈步小康路。图为龙昌义一家在采摘桔子。
元旦刚过,笔者走进普安县江西坡镇江西坡社区下街组果子种植大户谢光耀家,现年59岁的老谢指着一栋气派的二楼一底的新房告诉记者:“这栋房子,花了我28万元,得益规模发展高品质武昌桃、橙子等果子的经济支撑!”
“1984年,我就开始种植果树,一年收入就有几千元,进入2000年以后,果子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连续6年,我销往本县与盘县、晴隆县的果子纯收入保持在6万多元,我家种植的12亩果园,去年销售优质果子1万多公斤,收入5万多元。”谈到种植果树的历史,谢光耀如数家珍。
谢光耀依靠种植果树走上致富路的变化,是近年来普安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着力发展果、茶、烟三大高效立体农业,促使广大农民奔小康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典型缩影。
在水果产业建设实施过程中,该县通过协会组织生产、销售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和推进优质水果种植业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同时,通过优化环境、内引外联,组建水果加工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优质水果基地扩大规模;此外,重视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培训,着力培养了一大批农村优质水果种植能人。通过因地制宜,调动农民发展优质水果产业积极性,依托典型引路来带动产业发展。仅江西坡镇,目前,已发展经果林2万余亩,其中进入盛产期达1.5万亩,年产果子1000万余公斤,主要有新生系柑、华盛顿脐橙、纽荷尔脐橙、柑桔、武昌桃、早熟油桃、金秋梨、杨梅等10多个远销省内外的特色品种,果农年收入3000多万元,1000户农民成为了水果专业户,。
黔西南州富洪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普安县江西坡镇大田村,该公司的创始人张盛虎,依托“家”门口万亩绿油油的茶山,不断加大技术革新,提高制茶科技含量,并创新管理与发展模式,潜心经营,实现了公司从起步之初的300万元资产到如今拥有1000多万资产的嬗变。目前,1700户茶农因为该公司的成功创办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了将绿茶树变身为“摇钱树”。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