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路上147家海味档或已关门,或已停售全部鱼翅产品。昨日,广州工商部门对145家经营者销售的无完整进货单据的26181.5公斤鱼翅已责令下架停售,待提供相关单据后方可复售。
昨日,“浙江省曝光鱼翅涉假案,广州一德路成来源地”新闻出街后,引起了工商部门的注意。
记者跟随工商部门走访核查中发现,一德路上147家海味档或已关门,或已停售全部鱼翅产品,其中包括2家最初就持有正规票证来源的鱼翅商。
广州市工商局介绍说,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在147户鱼翅经营业户中,有6户销售仿真鱼翅风味粉丝,所销售的仿真鱼翅风味粉丝均为预包装食品,属于准许进入流通环节的食品。针对越秀区海珠南路68号嘉润海味干果交易市场第25铺销售的“凤散”牌仿真鱼翅风味粉丝标签不合法的行为,分局进行立案调查,已依法扣押涉案商品,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昨天下午,在大德路山海城某鱼翅产品仓库,该仓库老板向本报记者展示了库存的鱼翅产品。该店老板告诉记者,库存的鱼翅成品加上未加工完成的原料,目前还有50余斤。店老板指着仓库里的几十斤鱼翅,表示近期不打算继续销售。
截至1月9日,广州工商部门共检查一德路市场等鱼翅经营业户147家,尚未发现以假充真销售的情况;对145家经营者销售的无完整进货单据的26181.5公斤鱼翅已责令下架停售,待提供相关单据后方可恢复销售。
涉事商铺“集体喊冤”
浙江省工商局曝光的涉案假鱼翅分别从广州一德路山海城市场的洪友海味行、嘉芝海味行、晋龙海味行;一德路南粤食品批发市场711~712铺、125铺、811铺进货。“我都没卖过鱼翅,怎么会有假鱼翅?”嘉芝海味行老板陈杨舜说,其档口的台账记录了从2007年至前几天的销售记录,这个已经全部交由工商部门进行核查,里面没有一项是涉及鱼翅生意的。对此,越秀区一德路工商所负责人昨日下午向记者证实了陈杨舜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这档口会被指出售假鱼翅呢?陈杨舜称,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别的档口拿了自己的发货单,另一个原因是浙江方面的商家在发货单里私自填写了鱼翅进去,一起报账。“这次自己绝对是躺着中枪了。”他表示已着手通过司法程序讨还清白。
来源:广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