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洋种子”垄断高端蔬菜种业市场严重影响我国利益的严峻形势,山东省蔬菜育种领域的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2010年发起成立“山东省蔬菜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种业重点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整合蔬菜种业科技资源,加快成果研究、转让与转化,全力提升国内蔬菜种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该“创新联盟”已经运行两年,效果初显。
困境催生“创新联盟”
蔬菜育种企业与专家分析,国内蔬菜种业发展的困境首先是产学研分割严重,科研与推广脱节。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蔬菜产业首席专家王淑芬认为,当前我国科研与市场脱离,一个新品种培育出来后,如何推广存在衔接难题。如山东省农科院2000年研制成功的“鲁厚甜1号”甜瓜种子,与外资种子相比具有适应性广、肉质酥脆清香、耐储运等优点,但之后10多年却一直在“睡大觉”。
同时,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也深为业界诟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6600多家,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市场侵权、套牌、仿制现象严重,优势种业企业难以脱颖而出。
在此背景下,山东省蔬菜种业界走上了“联合”。2010年年底,由山东农业龙头企业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与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种子企业、山东农业大学等2家高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6家科研院所共同成立“山东省蔬菜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联盟”有成效
据了解,山东省蔬菜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后,相关各方至今已召开多次大型会议,一是企业借助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选育市场有广泛需求的品种;二是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由企业负责推向市场。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盛介绍,联盟前两次会议就确定进口种子替代战略,针对进口种子价格高昂的实际选育新品种,在企业的试验田试种,同时选择联盟单位已成熟的品种向社会整体推介,目前已选出几十个品种展示。在此合作体制下,大批科研单位的优质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如山东农科院研制的“鲁厚甜1号”甜瓜种子,在沉睡10年后终于苏醒,被华盛公司购买推广。
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