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周锐)贵州茅台对旗下降价经销商开具罚款一事近来引发各方热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对外经贸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黄勇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的相关规定,茅台此举或招致反垄断调查。
日前,有媒体爆出,茅台向内部客户系统下发通报文件,内容是对重庆永州市永州皇卓商贸有限公司、西藏亚雄名酒食品经营部、玉林百兴盛酒业有限公司进行的惩罚措施。对以上3家经销商由于低价和串货被处以暂停执行茅台酒合同计划,并扣减20%保证金、提出黄牌警告。
有分析人士称,伴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高端白酒脱离成本和合理利润范畴的高价格已很难持续,如果其继续拒绝“放低身段”,无论在社会责任层面还是市场需求层面都可能会逐渐被边缘化。而相比于这些可能在未来逐渐显现的问题,茅台“限价令”带来的麻烦或将在短时间内体现。
受三星等六家国际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因价格垄断遭国家发改委经济制裁3.53亿元人民币新闻的推动,“反垄断”近来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词汇。有网友就询问说,茅台对最低价格的限定是否也属于价格垄断行为?
“茅台的‘限价令’涉嫌价格的维持、固定,肯定有纵向垄断的嫌疑”,英国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中国区主管反垄断业务的合伙人韩亮(michaelhan)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明确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韩亮说,纵向垄断消除了同一个品牌内的竞争,以茅台为例,如果其经销商之间是可以竞争的,其价格肯定不会向现在这样虚高,消费者也能从中获益。他表示,发改委近期对汽车生产商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就涉及纵向垄断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茅台的“限价令”也很可能招致反垄断调查。
黄勇分析说,在“纵向垄断”调查的具体操作上,国际上目前有两种路径:其一是“本身违法原则”,即只要有“限定最低价格”情况发生,即判定为违法;另一种是“合理分析原则”,这种模式需要进一步评估“限定最低价格”对竞争所产生的影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