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鱼糜】
就是把鱼肉搅拌成肉泥,现在市面上很多鱼糜大多是用小杂鱼或者低价值鱼制成的。
【读者爆料】
“口口声声说好卖给我的是蟹肉棒,但回到家一看包装,才发现配料表上压根就没有蟹肉。”近日,市民黄女士向本报热线968820反映,超市促销的蟹肉棒有名无实。
【记者调查】
本报记者进行求证,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蟹棒、虾丸等速冻海鲜火锅料,大多是用鱼糜或食用明胶加上食品添加剂合成的,统称“仿生食品”,其营养价值几乎为零。
【新闻缘起】
桂冠虾味球吃出硅胶体
“坑爹啊,继三聚氰胺,塑化剂后,我在桂冠虾味球里吃出疑似硅胶的弹性物体。白色无味,很有嚼劲。难道我吃了那么多年,又q又香的虾味球竟然是硅胶做的?”昨日,市民蔡先生在微博上吐槽,称桂冠虾味球里面含有嚼不烂的硅胶状物体。
蔡先生说,前天晚上,他在超市买了一盒桂冠牌虾味球,总共有10个。当天晚上,一家人一起吃火锅,吃到一半时,蔡先生觉得不对劲。“嘴里的东西怎么嚼了半天都嚼不烂?”吐出来一看,吓了一大跳,竟然是一块白色物体。做塑料生意的蔡先生认为,白色物体既拉不断,也烧不着,“应该是硅胶”。
昨日,记者帮蔡先生联系到桂冠牌虾味球的经销商。目前,经销商已同蔡先生进一步协商解决此事。
【记者调查】
鱼丸里竟含有猪肉
近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一家大型超市的速冻食品区。由于冬天天气较冷,不少人都喜欢吃火锅,因此速冻食品区的火锅料卖得很火。在促销员的热情推销下,记者挑选了几种不同品牌的蟹棒、虾丸、鱼丸等。“这些都是海鲜产品加工的,保证好吃。”促销员说。
记者仔细查看包装袋发现,无论是蟹棒、虾丸还是鱼丸,都至少包含了十几种配料,光食品添加剂就有七八种,包括焦磷酸钠、食用香精香料等。在这些配料里,除了鱼糜和海鲜多少沾点边外,记者并未发现有蟹肉、虾肉的成分,其中鱼丸里竟还有猪肉来“助阵”。这十几种配料,究竟哪些占得多哪些占得少,从配料表上不得而知。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普通消费者平时购买此类商品多关注价钱和名称,对成分都不大关心。
【专家解读】
蟹味虾味都是添加剂
来源:人民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