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佳县深度剖析枣价为何十年上不去
2024-05-03 16:58    9921 

记者从陕西佳县林业局获悉,今年佳县红枣减产,但产量仍达3亿斤。据采访了解,农户囤枣惜售,认为“辛辛苦苦从田地里打弄回来的枣,想卖个好价钱,但截至目前,市场给的价格很低。”

享誉国内的佳县红枣,缘何造成上述局面?有专家分析,佳县红枣品牌没得到开发,品牌效应没有显现,而红枣产业化程度弱也是个致命的问题。

打枣辛苦农户囤枣惜售

佳县当地人笑称,佳县的收入来源有“一红一白”:其中的“一红”指红枣,“一白”指白云山。据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佳县去年红枣收入9亿元,在佳县gdp中占比近三分之一。但今年佳县红枣却遭遇销售难题,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11月26日下午5时,记者走进距离佳县县城30余公里、号称“千年枣镇”的朱家坬镇朱家坬村。在农户武玉枝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一筐筐红枣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一角。

武玉枝介绍说:“跟去年比,今年枣子减产了,收了7400多斤,全在这里了。”但到现在,枣子还一颗都没卖,武玉枝归因于:“打枣太辛苦了,枣价却很低。打枣的时候,要一颗颗地捡起来,有时还要从土疙瘩、石头旮旯里刨出来,几个小时也捡不到一麻袋枣子。”

在农户眼里,枣价不理想,所以产生“惜售”心理。“现在1.2元/斤都没人要。往年这个时候,公路上经常看到大卡车来收枣,最近村头连个三轮都看不到。”武玉枝的妻子无奈地说。而枣子的产量波动大,也是农户产生惜售心理的因素之一。当地有个俗语,即“十有九歉”,就是说十年才会遇上一回丰收。“枣子歉收时候,产量会是正常年份的一半或更少。”武玉枝进而回忆,“最近几年,卖得最好的是前年。2010年产量是13000多斤,收入近5万元。去年是最糟的,枣子产量12000斤,但遇到雨灾,几乎全都霉烂了,四毛一斤就卖了,才卖了几千块。”“前年村里卖十几万元的农户很多,但今年估计上万的都很少。”朱家坬村支书刘忠旺介绍:“今年村里枣子不但减产了很多,而且还卖不上个好价。”

据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佳县红枣面积为78万亩,占陕北红枣市场逾三分之一。去年红枣产量为4.5亿斤,今年是3亿斤,目前销售达65%。

务枣一年不如打工一月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