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到了新年,稻子价格会上涨一点,可是,这几天不但没涨,反而有往下掉的样子。我还有50万斤稻子没卖,现在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卖了。”元旦刚过,记者接到溧阳种粮大户刘银美的电话。去年秋收以后,她就在为稻谷价格纠结,“稻子刚收割时收购价是150元一担,现在跌到140元了,比2011年还低。听说是因为进口粮食多了,稻谷价格拉下来了。我就搞不懂,既然粮食丰收了,为啥还要进口呢?”
江苏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近期开展的秋粮市场情况调查显示,国际稻米的批量流入,确实拉低了地产米的价格。
“去年12月中旬以来,我们这里粳稻收购价是138元一担,已经低于最低收购价了,这当然与进口大米冲击有关。”高邮市一家稻米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就这个价格,加工企业还不敢大规模收购,因为后期大米价格走向如何,他们心里没有底。“稻米加工是微利行业,如今融资成本已经比较高,如果稻米价格继续走低,加工企业就亏大了。我们企业规模比较大,也已经在盈亏线上,周边很多小企业已经出现亏损了。一方面,加工企业不敢收,另一方面,进口米涌进来,稻子价格怎么可能不跌呢?”
稻米丰收了,为啥还进口呢?省粮食局调控处副处长严志平分析认为,导致目前粮价低位运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全国性的粮食大丰收,粮食供应充分;二是近期很多外来人员提前返乡,造成消费不足;三是进口稻米增加。
他介绍说,目前流入我国的稻米主要是来自越南和巴基斯坦的低端籼米,到岸价格每斤不到2元,比国产的杂交稻米价格还低,比江苏省主要稻米品种粳米的价格更低。“我国稻米不存在短缺问题。之所以还有大量稻米进口,主要是进口稻米价格比较低廉,是市场性流入。粮食流通企业看到价格差,就大量进口,而我国对粮食进口没有严格限制,这在客观上冲击了地产稻米的价格。”
来源:新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