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水产网】近来,大连海参冬季采捕已经进入尾声。2012年11月末到12月上中旬接连遭遇了三场大风,去年长海县海参整体产量缩减近三成。
眼下,大连海参冬季采捕已经进入尾声。往年每逢此时,在长海县包海的老隋都会心情不错,因为一年的收成都会在这个时候变成大笔的收入,存进银行户头。而2012年,情形则大不相同。“以往每年能从海里捞出将近2万斤海参,从2012年到现在产量却只有4000多斤。”老隋掐着手指算着,去年的收成可能刚刚够给工人们开工资,加上支付一些费用的。
老隋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了解到,由于2012年11月末到12月上中旬接连遭遇了三场大风,去年长海县海参整体产量缩减近三成。
长海海参减产近三成
“往年长海县的海参采捕可以进行到腊月二十左右,但现在,长海县只有少数几家深海底播及野生海参还能采捕,其余的多数包海的个人或企业,已经无参可捕了。”大连海参网ceo黄晓飞,同时也是长海县海参协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去年长海县海参产量明显缩减,从这里就可见一斑。
“长海县大大小小的岛屿上,集中着七八十家包海的企业或个人,去年相当一部分都遭遇了减产危机。”黄晓飞向记者表示,老隋这样的案例并不是损失最严重的,他所熟络的一家企业,以往每年冬季采捕季节,“装海参的大桶每天都能采上100多桶,而去年年末的时候,他所承包的海域里,每天只能捞上5桶海参。”黄晓飞向记者介绍,另外一家企业每年冬季有2万斤左右的采捕量,而从2012年到目前,产量只有2000斤。“如果按照这样的收成,收入恐怕还不够支付各项人工及固定支出的费用,”其中一家企业向记者表示,对他们来说,去年海参减产、亏损已经成为定局。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去年长海县海参减产的整体幅度可以达到25%~30%。
20年不遇的连续大风
长海县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海参产地,一直是大连优质海参的产地代名词。2012年冬季为何遭遇减产危机?记者了解到,去年采捕旺季接连而至的大风,是直接导致长海海参减产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新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