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第一天寒气逼人,但节日市场火红依旧。随着头茬大棚草莓、各种进口水果和反季节蔬菜的上市,京城的“果盘子”和“菜篮子”又增加了不少新品种,许多市民在小长假第一天尝到了这些“鲜”。
“鲜”滋味
头茬草莓迎采摘客
昨天下午3点多,昌平区兴寿镇张大姐家的草莓大棚迎来了当天的第七拨客人。这拨客人是从双井开车来的一家老小五口人,孩子一进大棚就叫了起来:“我都闻到草莓的甜味了。”大棚里,遍地的绿色藤蔓上挂着不少诱人的果实,有些已经熟透了,让人垂涎欲滴,有些是淡绿色,还有一些正处于由绿转红的阶段,呈现出淡淡的黄色,一派春意盎然。
张大姐告诉记者,他们家的大棚里种的主要是红颜和章姬两个品种,刚刚进入采摘期,新年第一天来的顾客大部分都是熟客。“我们年年都到张大姐家来摘草莓,闻一闻泥土的味道,”从草莓大棚里走出来的冯女士裤腿上全是泥土,手里拿着五个装满了草莓的塑料盒,“今天元旦,吃点儿新鲜的,大人孩子一起乐呵乐呵。”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草莓采摘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每斤50至100元。
“鲜”品种
进口水果扎堆上市
除了亲自去采摘新鲜的草莓外,市民在家门口的市场超市也能买到不少新品种水果,美国的红提、青提、黑提、啤梨果、柠檬、青苹果、吉娜果、蛇果、红玫瑰苹果、车厘子,泰国的山竹、榴莲、莲雾、红毛丹、龙眼、椰青,新西兰的金果、绿果,印尼的蛇皮果,以色列的红西柚,菲律宾的凤梨,澳大利亚的澳芒,智利的蓝莓等,都颇受欢迎。来自宝岛台湾的芭乐、杨桃等农产品也在节前进入了北京市场,包括屏东县的莲雾、台东县的释迦、云林县的柳丁等。
新发地市场一家进口水果商告诉记者,即便价格不算便宜,“尝鲜”的市民依然不少,“有种产自澳大利亚的水蜜桃,一箱7斤重的要260元,还有一箱20斤重的油桃,400元左右,买的人也不少。”
“鲜”口感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