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2年我国罗非鱼产业遭遇一个漫长的寒冬
2024-05-03 16:10    3109 

价格低迷、病害依旧、亏本经营……2012年的中国罗非鱼产业找不出任何一个兴奋点。无论种苗、养殖还是加工出口,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向市场交出了一张惨淡的答卷。可以说,2012年的罗非鱼遭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虽然国内扶持政策不断,不过对于低迷的大环境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2012年是全年鱼价低迷,即使鱼价出现涨势也不过是小幅突起,远远没有达到大众的期望值,鱼价总是在平均养殖成本线8元/公斤上下波动。2012年罗非鱼塘头收购价最高也只有9元/公斤,不过这也是昙花一现,持续的时间很短。倒是在6~8月的时候,收购价屡次跌破8元/公斤底线,尤其在8月曾出现了全年 7.6元/公斤的最低价格水平。

疲软的市场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养殖户惨淡经营。近两年来,随着塘租、饲料价格、人工等不断上涨,罗非鱼养殖成本也日渐水涨船高,目前广东地区养殖成本普遍在7.2元/公斤,而8元以下的塘头价格,养殖户已经濒临亏本,行业信心跌落低谷。

在海南文昌等地区,罗非鱼养殖基本采取精养模式,虽然塘租要比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低,但投料成本比广东的高,据了解,文昌地区的养殖成本达到了8.6元/公斤左右。

一直以来,中国罗非鱼过于依赖出口,唯出口市场马首是瞻。这种情况在2012年低迷的环境下表现得更加突出。

2012年因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债务危机不断,整个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诸多因素加剧了外贸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罗非鱼出口企业来说,这是最为黯淡的一年。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罗非鱼总出口量为25万吨,同比增长11%,出口额为8亿美元,同比增幅8%,全年估计出口量将达到35万吨,出口额12亿美元。从数据上看,2011年似乎与低迷扯不上关系,但产业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罗非鱼加工企业处境困难,处于发展瓶颈期。“2012年前三季度罗非鱼出口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点,但加工企业的利润却处于近年来的最低点。”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