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粮食流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粮食价格的国内外联动也大为加强,今年上半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玉米、大米和小麦等三大主粮全部实现净进口,而大豆早于1996年已是净进口,意味着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提高。分析大豆、玉米、小麦和稻米等四大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走势的长、短期相关性及其滞后性,对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传导机制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和郑州商品交易所(zce)、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的大豆、玉米、小麦和稻米指数做相关分析和滞后性分析,并以市场的实际走势对数据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从长期看来,大豆、玉米的国内外价格走势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小麦、稻米的相关性较低,几乎接近于“不相关”的临界点2、各品种国内外价格的长期相关性均高于短期,表示在较长的时期里,四大品种不仅受国际相应品种的“直接影响”,还将受到包括其他品种、原油、汇率等多种“间接影响”;3、大豆、玉米的国内外价格联动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但滞后程度较低;4、观察年度日指数的相关性可得,大豆的国内外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在国内收储政策力度较强的情况下,也会有独立于
国际的行情出现;而玉米的国内外联动性较为不稳定,其价格仍主要受国内因素主导。
国内外玉米的长期相关性远大于短期相关性。时间段越长,二者相关性越高;时间越短,相关性越低。这符合现实的规律。一般而言,国内外粮价长期内涨跌方向是趋同的,不太可能出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国内外粮价出现偏离的情况。但是,短期内的价格走势则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价格的影响需要时间。美国玉米今天涨价,并不意味着国内玉米明天就一定上涨。但是如果美国玉米连续几个月上涨,那么这种影响必然会在国内玉米价格上体现出来。
来源:华南粮食信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