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州太湖蟹在各地市场销量大增,霸气显露,抢占一席之地。据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介绍,综合起捕产量和市场销售形势初步分析判断,今年河蟹平均亩产达到75公斤以上,比去年提高20%左右;相同规格的销售价格同比翻了一番;亩平均效益可达5000元以上,比去年增加2000元至3000元。
技术支撑 河蟹产品不同于其它淡水水产养殖产品,规格差一档,价格差一倍甚至好几倍。像白鱼、鳜鱼、黄颡鱼等特种淡水水产,即使产品单体重量相差一倍,价格差距也就几元,最高不过十几元。再如河虾,大的河虾单体重量是小河虾的二三倍,价格也就高出一倍多。而河蟹,单体重量相差25克,价格就要相差1倍; 100克的蟹与200克的蟹更是天壤之别, 100克的蟹只卖到每500克几元, 200克的蟹要卖到每500克100多元,甚至几百元。养殖河蟹要赚钱,必须养大规格的,已成行业定律。
今年以来,市、县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去年完成编写“池塘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基础上,抓好示范推广应用。依托市农业产学研联盟水产联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联盟专家上基地走塘埂为养殖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推行河蟹养殖标准化生产,鼓励养殖户多养大规格河蟹。全市已建立3个生态养殖示范点,面积4200亩,约占河蟹养殖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据来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数据,今年我市河蟹不仅平均亩产量比去年提高20%左右,并且平均规格与去年持平,其中大规格河蟹总数比去年增加10%以上。
品牌推动 有了大规格的河蟹,价钱自然会高一些,但要想卖个很理想的价钱,还得有一个好品牌。市政府把发展河蟹产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次组织召开生产现场会和产销对接活动,扩大影响。企业积极响应,湖州农民巴巴网专门为湖州太湖蟹注册了“小太”商标,让央视“舌尖上的中国” 报道的太湖蟹有了一张合法的身份证,为湖州太湖蟹品牌建设支起了落脚点。长兴县通过到杭州举办推介活动和近年来每年举行河蟹节,助推河蟹品牌建设。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