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陕西佳县林业局获悉,今年(2012年)佳县红枣减产,但产量仍达3亿斤。据采访了解,农户囤枣惜售,认为“辛辛苦苦从田地里打弄回来的枣,想卖个好价钱,但截至目前,市场给的价格很低。”
享誉国内的佳县红枣,缘何造成上述局面?有专家分析,佳县红枣品牌没得到开发,品牌效应没有显现,而红枣产业化程度弱也是个致命的问题。
打枣辛苦农户囤枣惜售
佳县当地人笑称,佳县的收入来源有“一红一白”:其中的“一红”指红枣,“一白”指白云山。据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佳县去年红枣收入9亿元,在佳县gdp中占比近三分之一。但今年佳县红枣却遭遇销售难题,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11月26日下午5时,记者走进距离佳县县城30余公里、号称“千年枣镇”的朱家坬镇朱家坬村。在农户武玉枝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一筐筐红枣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一角。
武玉枝介绍说:“跟去年比,今年枣子减产了,收了7400多斤,全在这里了。”但到现在,枣子还一颗都没卖,武玉枝归因于:“打枣太辛苦了,枣价却很低。打枣的时候,要一颗颗地捡起来,有时还要从土疙瘩、石头旮旯里刨出来,几个小时也捡不到一麻袋枣子。”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