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国总共出栏了86亿只这样的肉鸡,产值232亿美元。美国的人口大约3.1亿,相当于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要吃28只肉鸡
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现在美国从事食用蛋白质的研发工作,通俗点说,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做饭”。
肉鸡在中国的正式名称是“快大型鸡”,本来已经存在了多年,最近一条“行业曝料”把它称为“速成鸡”,立刻引爆了公众的质疑。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科普作者,纷纷发声,介绍现代养鸡的常识,而监管部门对“被曝光”企业的检查没有发现违规之处。
事情似乎告一段落,而央视一条新闻调查,却显示某些养殖户不仅滥用抗生素,而且使用了激素,并且下游企业未经检验,就把这些“问题鸡”供应给了终端企业。
这一“黑幕”本来是“某些养殖户违规养殖,产业链违规运作,监管缺失”的典型例子。然而不管是部分媒体还是公众,都把问题直指“速成鸡”。尽管农业部反应迅速,立刻派出调查组,然而不管结果如何,违规的企业当然是咎由自取,合法经营的企业却必然不得不“陪绑”。
人类养殖禽畜的实质,是把饲料转化为肉。在各种禽畜之中,鸡的转化效率是最高的。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从育种、饲料、防病、生长环境等等方面全方位努力,终于把鸡的饲养效率提高到了人们难以理解的高度。国际上,鸡肉也就成了最廉价的肉类。
这样的肉鸡,常规的出笼时间是42到48天。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40%的鸡大约在4到5斤半之间,5斤半以上的超过25%。美国的产业模式和监管力度,决定了这些鸡农会遵守养殖规范。换句话说,规范合法地养殖,完全可以达到许多媒体和公众难以理解的“速成鸡”来。
这样的肉鸡大约占了美国鸡肉的98%。2011年,美国总共出栏了86亿只这样的肉鸡,产值232亿美元。美国的人口大约3.1亿,相当于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要吃28只肉鸡。
这样的鸡不需要激素,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禁止使用激素。实际上,肉鸡的身体机能并不完全健康,激素的使用很容易使它们“走火入魔”。新闻中曝光的“喂违禁激素比速生还快”是出自鸡农之口。鸡农不会进行对比试验,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利也就很难说。
来源:中国畜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