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是最能表现百姓幸福指数的地方。吃得好不好,最直观体现生活水平的高低。“前年冬天,韭菜才一块五,今年就5块了。以前100块钱买一次菜,够吃一星期的。现在一星期,买菜得200多块钱。”长春市民张女士说,她和老伴都是退休工人,两人每个月退休金加起来2420元。前两年,工资没涨时,老两口还觉得日子过得挺宽裕。可这两年工资涨了,却觉得日子过得有点紧巴了。
反映:
希望青菜一斤两块钱以下
“只有吃白菜、土豆了。只有这两样菜便宜点。”张女士的老伴说,可是张女士最不爱吃的就是这两样菜。
“白菜、土豆都是本地产的,所以便宜。要是其他青菜本地也能产,说不定也不用那么贵。”张女士说,“(降得)不用多,只要青菜两块钱一斤以下,我就很知足。”
踏查:
种类挺丰富价格挺“贵”
记者走访了长春室内几家菜市场,在绿园区普阳街农贸大棚,记者记录下一组菜价:黄瓜每斤5元,茼蒿每斤6元,豆角每斤10元,油麦菜每斤6元,菠菜每斤5元,韭菜每斤5元……
又问了一下买菜的市民,大家对丰富的种类很满意,但多数认为有点“贵”。
对比:
长春菜价比北京要贵不少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长春市人大代表邵婷说,“以前买菜也没觉得有多贵,但前两天去北京看父母,帮父母买菜时发现,首都的菜比咱长春便宜好多。在长春买菠菜,5块钱一斤;在北京,两块钱一捆,一捆至少有3斤……”
邵婷说,长春市青菜价格,几乎都破“5”了,两元一斤想买到青菜,不容易。
分析:
贵是因为都是“外来菜”
李先生在普阳街市场卖菜三年,他说:“菜价贵的原因,一方面是跟着物价涨,一方面是因为都是‘外来菜’,进价成本就高。”
他的菜都是从长春蔬菜批发市场进的,比如豆角,是山东的,进价就5元一斤,去了折损,卖到8元才能保本;黄瓜也是山东的,进价每斤就2.5元;菠菜是辽宁的,进价3元;韭菜进价也是3元。
建议:
鼓励农民发展大棚蔬菜
长春市人大代表王滨说:“贵就贵在现在吃的都是反季蔬菜。不过话说回来,越贵说明越紧俏,越紧俏就越说明有商机。那咱长春要发展,要抓经济,为什么不自己发展农业产业化?这事,我得说说,让大家向政府建议建议。鼓励农民发展大棚蔬菜,形成产业格局。这块肥肉不能光让人家外地吃。”
来源:新文化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