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土”货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比如土猪。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目前柳州的土猪销售市场一片混乱:经营者乱贴标签,消费者难以分辨。
“土猪”多得让人困惑
“我一进市场就傻眼了,怎么突然冒出了这么多土猪肉摊?”12月20日,住在柳州市潭中东路的吴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一次充满困惑的买菜经历。
由于住处离桂中菜市很近,吴先生经常到那里买菜,每次都会买点猪肉,尤其是“土猪肉”。“之前,那里只有几个摊贩宣称所卖的猪肉是土猪肉。”吴说,尽管自己的三江老家也养土猪,但由于自己的嘴不刁,所以无法从口感上分辨是否是真正的土猪,他之所以常买,更多的是考虑安全因素。
在吴先生看来,土猪都是像他老家那样用剩饭剩菜、米糠、红薯藤、青菜等传统“土”饲料喂养,让人吃得安心。而现在养猪场里的猪,大多是用混合饲料喂养,可能掺有各种添加剂如瘦肉精等,让人难以放心。
然而,近段时间吴先生去买菜时,却惊奇地发现,菜市里超过一半的猪肉摊都在案板上打出“土猪”的招牌。这些摊贩看到他一副茫迷的样子,都热心地向他吆喝。“你说我现在还能相信他们吗?”吴先生问。
其实,这段时间前来该菜市买猪肉的消费者,都对此无所适从。“前几天我尝试买了一斤土猪肉回去,结果吃起来和饲料猪没有什么区别。”曾女士说,如果这些摊贩的“土猪”肉实际上是饲料猪,那就属于误导消费者了。
[1] [2] [3] [下一页]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