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12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尽管农业形势良好,但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需总量平衡的压力并没有减少。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367亿斤),增长3.2%,在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灾害多发重发等背景下实现了“九连增”。张红宇分析说,粮食连年保持丰收在世界粮食发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资料显示,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阿根廷),除中国外,只有美国在1975~1979年、印度在1966~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
张红宇认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压力来自4个方面。第一,人口增长带来对粮食绝对数量的增加,在人口达到顶峰之前,这方面的压力将一直存在;第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生产者变为农产品消费者,这个趋势在我国工业化结束之前不可逆转;第三,经济水平提升带来食物结构的转变,肉奶蛋大大增加,这种需求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前不会减少;第四,国际上粮食的能源化带给间接需求,部分发达国家把大量的粮食转化成生物能源。
张红宇说,最近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确实压力很大。他还分析说,2011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达到155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6倍,占国内农业增加值比重达21%以上,其中进口949亿美元,出口608亿美元,贸易逆差341亿美元。今年1~9月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89.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382.6亿美元,同比扩大61.9%。
张红宇说,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确保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下降。“如果说粮食以外的农产品进口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的话,那么粮食一定要保证在一个非常稳定的数字上,比如97%。”他还分析认为,要在耕地面积和产出能力上做文章。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