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降雨降温之下,市场上蔬菜价格受到了冷空气的冲击接连上涨。12月14日,记者从黄河路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菠菜每公斤4.3元、油菜每公斤4.1元,而西兰花每公斤7元。豆角更是卖到每公斤10元,成为“贵族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气温降低,大棚蔬菜生长周期长,本地菜尚未上市且成本增加是造成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气温降低,又到一年蔬菜涨价时
14日下午 ,记者在西南辛安一家农贸市场了解到,进入12月以来,蔬菜价格不断上涨。根据当日的农副产品采购价格表显示,茄子每公斤3.6元,蒜黄每公斤3.6元,蒜苗每公斤6.5元,黄瓜每公斤3.4元,蒜苔每公斤7.6元。“最近蔬菜一直在涨价钱,估计菜价过两天还会更高的。”菜贩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菜价都会上涨,“天气越冷,运输、人工费用都会增加,菜价也就自然上涨。”
在薛家岛一家室内农贸市场,菜贩孙女士告诉记者,气温一降,菜价就噌噌往上涨,“我在武夷山市场进货,菜价平均要涨一块钱,涨得最多的是西兰花,上个月西兰花每斤2.5元,现在进价就4.3元,加上我们的成本,就要卖到5元钱一斤。”
家住西南辛安的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每年一到这个季节,超市的菜价差不多每种都比农贸市场贵几毛钱甚至几块钱 ,一个月工资就只能吃饭了。”
冷老板在西南辛安经营一家饭店,饭店有大厅以及六个包间。对于菜价的上涨带来的影响,老板深有感触。冷老板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饭店里客人明显少了,“我在这开饭店两年了,生意一直不是特别好,到了这个季节更是冷清,有时候一天才来一两桌客人。我把服务员也辞退了,减少开销,现在都是自己家三个人在支撑着。”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