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我国籼稻市场整体表现的差强人意,上半年,各个籼稻品种受国际大米进口的冲击,走势低迷,市场购销不旺;下半年,早籼稻跳出怪圈,稻价高开高走,而中晚籼稻,就没有早籼稻那么幸运了。
和早籼稻不同的是,2012年晚籼稻供给面整体宽松,产量较去年又有小幅增加;和粳稻不同的是,因消费人群、米质口感各异,进口米始终阴魂不散,压制着晚籼稻米的走势。从供给、需求及政策多角度来看,2012年的晚籼稻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中华粮网遥感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晚籼稻种植面积为9062万亩,同比减少1.66%;总产为3652万吨,同比增加2.17%。2011年,我国晚籼稻总产为3580万吨,同比增加0.68%,也属丰收年景。到2012年上半年,我国2011年晚籼稻还有一定存量。另外,我国中籼稻产量连续两年也较为乐观。
海关数据统计,截至到2012年10月,我国共通过官方渠道进口了国际稻米198.28万吨,同比增加了292.45%,10月单月进口了国际稻米10万吨左右,已经较前几个月减少了一半以上,不过,由于越南米价格上浮后入关价仍然低于目前国内普通早、晚籼米价格,市场仍有少量进口。前期大量进口的国际米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消耗。
从供给方面来看,2012年国内晚籼稻米市场已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在持续深入推进,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而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9.68%,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增加了不到2个百分点。近几年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5.7%。从这些数据我们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国内对稻米的新增需求也并不是很多。从近期分析,现在已经到了11月中旬,距离元旦、春节较近,1-2周内即将进入备货高峰期,籼米走货也会一定程度上推动晚稻市场,但价格上涨空间十分有限。
来源:中华粮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