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周黑鸭”)斥资冠名武汉地铁站一事,引起各界诸多争议。武汉当地人士甚至直指周黑鸭此举破坏武汉本土文化,并有炒作之嫌。
对于外界质疑,周黑鸭和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均不予正面回应。双方显得十分默契。
此次冠名风波,并非周黑鸭首次遭到非议。在其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周黑鸭一直是非不断。无论是“添加剂”风波,还是董事长周富裕与胞兄周长江之间的恩怨之争都足具话题性,而周黑鸭的核心配方产权归属也一直不明朗。
然而,种种争议并未阻挡周黑鸭的发展步伐:至今,周黑鸭已完成了两轮共计2.1亿元的融资,计划到2015年,其全国直营门店数量将升至1000家,并拟在该年登陆国内a股市场。
地铁冠名之争
11月13日,一张周黑鸭冠名武汉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的图片在网络疯传,一天之内,有近3万人次参与讨论。
周黑鸭冠名地铁站,招致众多网友吐槽。有人打趣说岂不是将来地铁开通时,广播播报可直接更改为“各位乘客您好,周黑鸭·江汉路到了,请您拿好手中的鸭脖子,依次从左边车门下车。”还有不少当地市民认为地铁站名不应成为周黑鸭的广告宣传栏,“一旦放任,武汉以后还有可能出现热干面站、四季汤包站”。
甚至,有业内人士质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话题营销事件,明显是为周黑鸭“造势”。
11月16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周黑鸭食品工业园,就近日的地铁冠名之事,试图采访周黑鸭公司。但与对方几经沟通,周黑鸭最后以“领导不在”为由拒绝采访。随后,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周黑鸭副总郝立晓说明来由,同样遭到婉拒。
而据时代周报获悉,事实上,地铁站名冠名在武汉并非首次。在地铁1号线上,循礼门站被冠名为“亚心医院·循礼门站”,同时冠名的还有“泰尔美·额头湾站”、“武缆集团·古田一路站”等。
湖北民基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伟认为,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4条规定,“独立捐赠”或对设施的“主要出资”者,才有可能成为冠名者,对于那些一般捐赠者,按法律规定只能“留名纪念”而已。
来源:时代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