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东北粮食作物种植“北扩”
2024-05-03 13:17    7197 

近日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了解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近50年间气温上升、热量资源增加,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明显北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增长。

东北地区是中国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作为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东北地区在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玉米年产量占到全国30%以上。

数据显示,最近50年间,东北地区平均每10年温度上升0.38摄氏度。

吉林省气象台农业气象专家马树庆说:“热量资源的增加,使得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北扩,其中晚熟玉米种植北界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辽宁向北推移到目前的黑龙江西南部。”

“热量资源是影响东北三省粮食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中心研究员钱栓说,“气温升高,使玉米和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期延长、种植范围扩大。”

数据显示,近50年来,东北地区玉米、水稻播种面积、总产在粮食作物中所占的比例成倍上升。其中,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7353万亩和5800万吨,较1970年分别增加1.4倍和5.6倍。

“作物种植区域北扩为东北粮食增产提供了帮助,但也使其遭遇早霜冻和干旱缺水的风险加大。”吉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曹铁华说,虽然近50年来东北地区初霜冻呈日期总体呈偏晚趋势,但近年来,9月上旬东北地区中北部早霜冻天气时有发生,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曹铁华说,东北春玉米缺水率也在呈现增加趋势,为种植界北移带来一定风险。应加强抗旱减灾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尽量减少因气象因素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