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产品滞销思保险 可推广基本蔬菜品种保险
2024-05-03 13:13    5549 

天旱了,反而增收了;增收了,反而降价了;降价了,反而滞销了……这是今年让农民始料未及的事。

近期,农产品 滞销引起了国内舆论的较大关注。cctv《新闻周刊》栏目称,多地农产品出现滞销,农民称明年宁可将地撂荒;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称,山东部分地区山楂大丰收,但是滞销近200万斤,果农们心急如焚;新华网的报道称,河南、山东部分农产品滞销,芹菜每斤1毛没人要。本报11月7日第4版刊登的“生姜困局”专题,也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问题。

农产品滞销已经成为农业灾害之外的另一种风险,农民忧心,政府着急。对此,各地政府和农民已经采取多种举措防范滞销风险,如行政援助,市长帮助农民销售产品;微博叫卖,通过微博这个新媒体接力促销;农超对接,采取“公司+农户”的包销模式等。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在各级地方政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的同时,不要忽视了保险这一记妙手。

“政府部门要科学选择调控时机。”《经济参考报》近日的一篇报道称,“加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把政策性保险延伸到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保持市场稳定。”

“可以推广基本蔬菜品种保险。”内蒙古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建议,“以政府和农户合作投保的方式进行,政府资助一部分,农户负担一部分。在这一保险机制下,保险公司将先按照基本投入给部分蔬菜品种确定一个成本价,当市场菜价低于这一成本价时,保险公司将给菜农以相应的赔偿。”

其实,在2011年,上海已经开展了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并取得良好的反响。如果蔬菜售价低于前3年同期市场均价,按其跌幅乘以保险金额进行赔偿,同时财政提供50%以上的保费补贴。2011年上海市的保险企业承保蔬菜20.3万亩,提供风险保障1.7亿元,向两万户次农户赔款1200万元,有效避免了“菜贱伤农”现象。据了解,广东、湖南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实施蔬菜保险,以应对价格波动。

有了保险,“菜贱伤农”缓解了,而“谷贱伤农”依然无解。在一些传统的农业大省,各级地方政府要考虑的,不仅是在出现了滞销的时候用各种手段帮助农民销售,更要考虑在未出现滞销甚至还未种植的时候,用保险机制充分地应对将会出现的农产品滞销风险,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代卉)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