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佛山南海黄伟平:领跑广东水产苗种产地检疫
2024-05-03 13:12    3317 

黄伟平1990年从广东水产学校毕业后便就职于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05年佛山市机构改革后南海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更名为南海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2003年,黄伟平主持建立南海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广东第一个基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从此诞生。2004年,南海走在了全省的前面率先开始试点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

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势在必行

佛山市南海区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是全国知名的淡水鱼苗生产基地,生产的鱼苗有四大家鱼、加州鲈、桂花鱼、黄颡鱼、生鱼等20多个品种,除了供应本省还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据了解,南海每年生产鱼苗和水花近 1200亿尾,除了供应本地市场之外,其中将近有1/4销往全国各地,并有相当部分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南海区水产苗种流通频繁,鱼苗运往异地以后暴发疫病的情况偶有发生。为避免外地鱼苗带入疫病,有的省份要求鱼苗供货方出示检疫合格证明,否则拒绝让这些苗种进入。 2004年以前,除了出口的水产苗种,国内销售的水产苗种还没有实施产地检疫的先例。养殖户的鱼苗出去吃了闭门羹又回不来,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心里也一肚子憋屈。黄伟平得知这些信息后,立即带领原南海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人员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南海区的水产苗种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并迅速地如实向地方和上级渔业主管部门汇报。

南海区鱼苗在外省出现被拒绝进入的情况引起了地方和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黄伟平趁热打铁,积极争取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促成立南海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2003年,广东省第一个基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南海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成立。黄伟平又为防疫站争取到了政府的人员编制和专项资金,在原有的鱼病防治中心的设备基础上,添置了一些先进仪器设备。第二年,南海区率先在全省开始试点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