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收储奠定底部豆一有望独涨
2024-05-03 13:11    2945 

豆一在11月首个交易日放量增仓大涨,既有投机资金对非转基因大豆供不应求的炒作,也反映出贸易商及豆农对国家提高大豆收储价格的预期。然而,受卖出套保盘打压、短线做多资金撤离以及cbot大豆期货价格下跌的拖累,豆一期货回吐涨幅。不过在12日豆粕、豆油期货价格全面跌停的时候,因大豆收储政策尘埃落定,豆一探底回升,后市下跌空间被封杀,未来有望走出相对独立的上涨行情。

收储政策奠定价格底部。受2008年大豆价格暴涨暴跌的影响,我国从当年年底开始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格为3700元/吨。首次收储计划对平稳豆价的作用发挥得较为缓慢,最终分四批完成,规模达到725万吨。2009年—2011年,中储粮继续在东北四省区实行临时收储政策,收购价格平稳上升,且不再限定收购数量,国储托市的效力逐渐增强。

2012年临时收储政策基本落实,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大幅提升至4600元/吨,水分要求在13.5%以内,数量不限制,截止时间是2013年4月30日。此外,为配合收储,临储大豆的抛储有可能于月底结束。综合考虑黑龙江产区运至大连交割库的运费、包装、仓储、入库等杂费以及资金成本,a1305合约的仓单成本大约在5000元/吨。不过,黑龙江产区的国产大豆现货价格早已在国庆节后涨至4600元/吨以上,因目前南方市场需求清淡,粮商收购积极性不高,现货价格高位稳定不变,但豆农惜售心理依然较强,国储收购价格未必能满足豆农的预期。

收储政策奠定了本年度国产大豆价格的底部,但未来豆一期货价格的上涨空间还要视需求、来年大豆种植面积等因素而定。

面积缩减下国产大豆供应趋紧。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占用着土地及人力资源,导致农作物之间对耕地的争夺日趋激烈,种植收益和便利程度的比较成为焦点问题。2012年东北产区秋收考察结果显示,种植水稻收益最高、玉米次之、大豆最低,在气候条件合适的传统大豆种植区域,农民纷纷改种水稻和玉米。

来源:中国粮油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