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和本报爱心平台记者共赴瓦房店,采访了果农苹果滞销的情况。近期,瓦房店果农的滞销信息和联络方式,将通过央视财经频道的农产品供销站平台公布到全国各地。
好消息滞销苹果有望卖往全国
“中央电视台的也知道咱们苹果卖不动了?中央电视台能不能帮咱们呼吁呼吁,给苹果卖一卖啊?”听说央视的记者来到村里了解苹果滞销的情况,果农们纷纷从各自家中出来,拉着记者到自己家看滞销的苹果。
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和本报爱心平台记者共走访了瓦房店许屯镇东马屯村和北瓦村两个村的十余户果农,深入到各家的果棚果窖了解滞销情况。在东马屯果农姜德元家临时搭建的果棚前,姜德元向央视记者和本报爱心平台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今年他家产了3万斤苹果,到现在只卖掉了水烂的残果,而往年这个时候,苹果起码已经卖掉一半了。
“现在我们是干着急没办法,没进窖的苹果最多还能放到月末,否则冻坏了只能当‘酒果’卖掉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如果能帮我们把苹果卖掉,到手的就是一年的收入,卖不完我们连春节都过不好。”姜德元说。
“从今天采访的情况看,瓦房店苹果滞销的情况确实比较严峻。我们的平台是全国范围的,希望能帮果农们解决卖难的问题。”央视记者介绍,央视财经频道从2010年起,就在新闻节目中设立了农产品供销站平台,通过将农民的滞销信息和联系方式在节目中公布的方式,专门帮助农民解决滞销农产品的供销对接问题。此次央视农产品供销站平台将和本报苹果销售爱心平台携手,帮助大连果农打开全国市场的销路。
好现象外地大采购商已进村收果
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已经有外地苹果采购商的大货车在村中装货。刚进东马屯村,记者就看到一台蓝色的大货车停在路边,已经装了半车苹果,四五个果农在忙碌地装车。货车司机告诉记者,这辆车是从牡丹江来的,这次一共收了4万斤苹果,按照大果1.1元/斤,小果0.7元/斤收购。
这是记者4次赴瓦房店中,首次看到有大货车进村到果农家里采购,果农们对大采购商的出现也感到非常兴奋。“这一车就拉走了将近10户的苹果。”一位装车的果农介绍说。记者了解到,随着果农对今年苹果价格心理预期的下降,加之媒体对苹果滞销的报道,进村收苹果的收购商这几天逐渐多了起来。
来源:半岛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