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农业部的消息称,截至10月22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重头戏的秋粮,中国已收获约6473万公顷,完成种植面积的86.4%。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丰收已成定局。再加上夏粮和早稻,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
今年以来,受热浪及旱灾等反常气候影响,美国、乌克兰及其他粮食出口国产量大跌,全球粮食供需逼近临界点。不过从中国来看,由于充分注重科技投入,今年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是中国的产量大省,面对今年的丰收,宝泉岭垦区290农场场长张承厚乐不可支:“今年的粮食是最好的一年,它的成熟度、饱满度,还有子粒特别特别好,没有空瘪粒,空瘪粒也特别特别少。所以说获得大丰收的重要基础是子粒饱满,粮食是肯定好吃的。”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粮食生产之所以实现“九连增”,主要因为今年的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增产,以及相关政策、科技和防灾减灾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不过,粮食增产难度在逐渐增加。
“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起点了,很高的台阶了。打球有句话叫高点强攻,这个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上科技措施,就是科技兴农这条要上去。”
对于这个观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非常同意,他表示:“其实我们每一次增产都很艰难,甚至搞农业的同志经常说,这样的增产实现的很惊险。我们好像已经适应了年年增产,(事实上,)实现几百亿斤的新的增加并不容易。稍微这一年自然灾害多一点,我们就要面对可能要全局性的减产的风险。”
中国古语称,“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很长时期,让民众能吃上饱饭是中国政府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今,中国已经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年代,连年的粮食增产也使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来源:国际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