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农委获悉,目前全省秋收生产基本结束,圆满实现了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的预期目标。
这似乎是平常事,但每一个龙江人都深知这个成果的分量有多重,这个成绩的取得有多么不容易。因为今年秋收生产困难之大、挑战之大超出以往。
“三难”当前
秋收挑战为历年之最
2012年金秋,粮食大省如期迎来了丰收的果实——省农情统计,全省粮食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可达1250亿斤以上,实现“九连增”目标。
然而,丰收的喜悦也夹杂着烦恼——进入收获期以来,全省出现了多年未遇的多雨天气。据气象部门统计,9月1日~10月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59.3毫米,为近20年来秋收期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同时,受台风“布拉万”影响,哈尔滨、绥化、佳木斯等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出现倒伏,一些倒伏严重地块只能人工收割。进地难、机收难、晾晒难,秋收战役面临严峻考验。
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告诉记者,由于机收效率降低,劳动力用工价格上涨,加之运输和晾晒成本增加,全省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成本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上涨。水稻、玉米、大豆亩收获成本分别达到224元、158元和44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4元、70元和5.50元,斤粮收获成本分别增加0.150元、0.065元和0.018元。
上下一心
攻坚克难打响“秋之役”
困难面前,一个声音让龙江上下团结一心:一定要把丰收的果实全部拿到手,实现颗粒归仓。
农业部领导对我省的秋收生产高度重视,多次询问了解秋收情况,并派督查组深入到佳木斯、鹤岗等有关市县实地督导,帮助我省联系调入外省收获机械,出台扶持外省到我省机收的4000万元补助政策。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秋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和加快秋收进度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两次下发明传电报,对加快秋收专题部署。省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并要求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抢收快收的良好氛围。省政府专门成立秋收生产指挥部,农业、财政、粮食、水利、交通、公安、石油等相关部门协调动作,合力攻坚。各市(地)、县(市、区)党委政府都把秋收生产摆上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及农口部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推进。
来源:黑龙江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