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谷物进口的激增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分析,后市谷物进口仍将增加,而国际谷物期末库存的下滑,也将使我国大米、小麦、大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继续走高。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1月~9月份,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8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出口45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进口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382.6亿美元,同比扩大61.9%。其中,谷物共进口1143万吨,同比增涨231.3%。
我国谷物进口的激增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分析,后市谷物进口仍将增加,而国际谷物期末库存的下滑,也将使我国大米、小麦、大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后市价格上扬。
玉米领跑谷物进口
记者了解到,谷物指的是大米、小麦、大麦、玉米等。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为何谷物进口还持续增加?
对此,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表示,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迅速,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进口谷物在成本上有明显优势。“今年我国玉米的进口量在粮食进口总量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霉变玉米的数量高,导致玉米的进口量大幅增加。”郑宇洁说。从统计数据上不难看出,玉米领跑谷物进口,1月~9月,我国玉米进口411.2万吨,同比增548%。
郑宇洁分析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口增长趋势将持续一定的时间,进口增加将受到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国际粮价以及市场预期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粮食供需的紧平衡。在人口持续增加、土地资源有限、农业发展受到农业资源刚性约束的背景下,谷物进口将有利于缓解我国粮食紧缺的现状。
但同时,我国政府也将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
进口谷物具有成本优势
中商情报网行业研究员田悦认为,今年前9个月我国谷物进口量的增加与谷物进口利润高密不可分。
进口商有利可图,谷物进口自然增加。比如,今年前几月大米进口的平均价小于500美元/吨,而国内粳米市场平均价高于600美元/吨。从粮食自给角度看,中国小麦、大米基本不缺,需要进口的只是个别调剂品种。
来源:国际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