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降温雨雪天气,蔬菜价格也随之出现上涨势头。但由于冬季雨雪天气的到来,北方蔬菜减产,成本增加,“低价菜”“滞销菜”可能由供应过剩转为相对短缺,菜价可能迎来拐点,呈现持续上涨。
北方遭遇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菜价现上涨苗头
从3日开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强冷空气横扫,带来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气温持续下降使得北京、河北等地蔬菜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据新华网4日报道,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多地信息采集员反映,受降温、降雨和降雪天气的影响,部分蔬菜价格上涨明显。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全国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但近日出现上涨走势。与10月31日相比,11月4日,21种监测蔬菜全国日平均价格上涨0.7%。分品种看,超六成蔬菜价格上涨。黄瓜、四季豆、茄子的涨幅居前。
此外,北京市商务委发布的监测信息显示,4日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1506.4万公斤,供应总量正常,平均批发价2.01元/公斤,较3日上涨17.5%。
低价菜或由过剩转为短缺
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多个省份出现“卖菜难”的现象。在山东,大白菜、芹菜、萝卜等价格低至几分钱一斤仍难觅买家。而河北玉田县,大白菜价格已经降至6分钱一斤。
而受雨雪天的影响,低价菜可能会由供应过剩转为相对短缺。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有蔬菜流通领域的人士认为,之前一段时间像大白菜、茄子、芹菜等等以及北京郊区生产的小白菜、菠菜普通的价格应该说相对来说比较低,如果北方出现这种大范围的强降雪天气的话,大部分低价菜一方面可能由于天气的原因,会突然的冻在地里造成减产,供给可能由过剩转化为短缺对菜价产生一个变化。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这些菜本身价格比较低,不管降雪还是降雨可能都会给田间地头的收购造成一个不便,如果雇佣工人下地采摘的话势必要增加工钱,造成收购成本的增加,拉动菜价的上涨。
商务部预计11月后菜价回应或迎持续性上涨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