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由于北方产区新季玉米逐步上市,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整体走软,但受种粮和收获成本增加、农户惜售心理增强、生猪存栏高导致玉米饲料消费增长以及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偏紧等因素支撑,玉米价格出现近弱远强特征,未来仍有望再度上涨。
国内新粮上市压力显现
受不利天气影响,今秋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期延后,目前新季玉米上市量还不大,只是一些大型深加工企业在开秤收购,使得新粮收购价格走势偏弱。哈尔滨周边部分地区玉米棒子收购价格1070元/吨。而华北地区新玉米受益于生长和收割期内的天气情况良好,不仅质量整体提高,上市进度明显比去年提前,目前河南和山东一些地区农户售粮进度在10%—35%不等。由于市场供应充足,用粮企业大多随用随采,使得华北地区的新粮价格也呈现走弱态势。与此相对,由于种粮和收获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农户的惜售心理也在与日俱增,加上政府托市政策即将出台的消息也限制了新粮价格的下跌空间。虽然近期产区新玉米价格走势偏弱,但市场对未来价格再度走高仍有信心,目前期货市场c1305合约走势明显强于c1301合约,近弱远强特征明显。
全球玉米供需持续偏紧
近期,因南美玉米主产区连续发生暴雨天气,市场对巴西和阿根廷新年度玉米产量产生担忧。目前,阿根廷2012/2013年度的玉米播种进度缓慢,相对于去年同期大约延后20%,阿根廷下一年度的玉米产量以及出口量将大受影响。由于今年夏天美国中西部的玉米产区遭受到56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使得本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同比大幅下降13.3%,库存消费比也降至5.5%。作为全球玉米产量第一大国,美国玉米减产导致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本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同比下降4.5%,库存消费比也降至12.4%,总出口量下降了17%,持续了几年的紧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原本市场指望新年度南美玉米能够丰产,从而缓解全球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几个月南美玉米主产区再次发生天气灾害,不能达到市场之前预期的产量水平,那么全球玉米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生猪存栏助推玉米消费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