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后,管理草原就像管理庄稼一样,草比以往长得好多了。”10月15日,说起草原承包到户,会东县岔河乡新龙村一组村民赵天柱竖起了大拇指。据悉,会东300多万亩草原目前已全部确权到65000多户农户手中。
会东县是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新建县,也是省级退牧还草建设重点县,全县拥有草原面积336.02万亩,全县牧业产值达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6%,畜牧业一直是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之一。但由于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以及有害物种入侵、超载放牧等原因,数年来全县草原退化面积达6万余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2%,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可谓迫在眉睫。
2011年,会东退牧还草工程项目选择在柏岩、嘎吉、长新等5个乡实施,投入1230.8万元建设季节性休牧围栏、补播退化草原、建设人工饲草地等。据该县畜牧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围栏休牧和草原补播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能增加鲜草2.15万吨,效益将达到537万元,将使项目区退化比较严重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改善。
同时,会东县积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翻开《会东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各项奖补内容、资金安排清楚明白:草地禁牧补助20万亩,按每亩6元补助,奖补资金120万元;草畜平衡奖励264万亩,每亩补助1.5元,奖补资金396万元;牧民生产性补贴666万元。
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
来源:四川日报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