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川畜牧及水果产业化发展见闻与思考
新闻提示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扶贫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怎样抓住关键,突破瓶颈,提高产业扶贫效益,推进贵州新一轮扶贫攻坚和“三化同步”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期,省扶贫办组织相关项目县前往重庆、四川,重点考察当地畜牧和果蔬产业发展,考察组走一路看一路,对如何实现我省生态畜牧业和水果产业化扶贫的快速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看别人,想自己。考察期间,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是考察组成员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引进龙头,创新机制,转变方式,成为此行考察组对当前发展壮大我省畜果扶贫产业的一个共识。
龙头带动
产业才真正有生命力
【见闻】
重庆市恒都农业开发公司高档肉牛基地育肥场。一排排天蓝色的标准化圈舍里,上万只肉牛边听音乐边进食,悠闲自得。
公司负责人介绍,育肥场占地600余亩,现存栏肉牛1.5万头,是目前亚洲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标准化育肥场。
恒都公司冷鲜肉加工厂。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晰看到,从剥皮到精细化分割,再到分级包装,有一条完整的现代生产线。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动作麻利,有条不紊。
“恒都公司是本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样板。”丰都县畜牧局负责人表示,恒都公司已建成涵盖品种繁育、肉牛养殖、饲料生产、活牛交易、屠宰及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及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全县45%以上的农户参与肉牛产业。
【思考】
关岭自治县扶贫办主任彭志坚: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农业,有龙头带动的产业才真正有生命力!龙头企业是产业化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企业的带动、农户的参与,才能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产业化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在市场开发和产品研发这两个关键环节承担着重要使命。关岭虽有五六十家加工厂,可缺的就是像恒都这样的龙头企业。此行坚定了我们引进大型企业入驻的信心。
德江县扶贫办主任朱黔中:
任何产业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恒都公司的产供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德江山区虽然不能像丰都一样,在平地集中建这么大规模的养殖场,但可以因地制宜,采取龙头带动、适当分散的集群发展模式,实现规模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机制驱动
利益共享建经济联合体
【见闻】
来源:金黔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