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菜农潘洪喜“微博卖白菜”的事在当地成了新闻。本来是件挺让人高兴的事,但潘洪喜却一脸焦虑地对记者说“传统的销售模式路子越来越窄,要是再不自谋出路,菜农的损失就更大了。”
潘洪喜的个人微博叫做“老潘农民平台”,同时他还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新乡村设立了一个“老潘农民信息平台接待处”。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墙上一张喷涂效果不佳的宣传板和一台上网速度挺慢的电脑就是这个接待处的全部家当。潘洪喜告诉记者,今年哈尔滨的白菜大丰收,而菜价却是一路走低。从10月中旬起,他开始在各大网站发布卖菜信息,没想到微博里还真有许多人回复。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尝试网络后,还真有人给我打电话了,我感到非常高兴。”潘洪喜说:“我能在网上卖一颗菜,我就非常高兴,代表有人接受我了。有了第一个,就能有第十个、第一百个。”
去年潘洪喜种了13亩地的胡萝卜,而最后菜贩子拉走时,老潘只挣了500多元钱。在潘洪喜看来,现在菜农的销售渠道非常单一,有条件的能去城里零售卖,没条件的就只能卖给菜贩子,菜贩子说啥价就是啥价。
“我们也不知道市场行情是什么样,菜贩子出的价很低,没办法,我们也只能卖了,否则菜就冻地里了。我也是深受其苦,菜农种菜真是不容易。”潘洪喜说。
记者看到,老潘的第一条微博是10月17日发的,一百多个字,写得非常恳切。“我是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新乡村菜农,我们村种植了大量无公害白菜、土豆、胡萝卜等蔬菜,由于上市量过大,产生滞销,我们有200万斤菜,现在只卖了三分之一,请大家帮帮菜农,要不我们就惨了!在此感谢转发此微博的好人!”
这条微博短时间内被转发了251次,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帮帮农民”“都来转发”“怎么联系,我去买菜。”虽然已经卖出去了30万斤的白菜,但老潘表示,谢谢这些好心的网友和市民,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想让农民“丰产又丰收”,避免盲目种植,最好的办法是让农民掌握更多的信息。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