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菏泽:“当代菜农”的“惬意生活”
2024-05-03 12:07    5801 

10月25日上午,顺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记者来到享誉“大棚蔬菜之乡”的定陶县杜堂镇。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标准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菜农们高兴地将一箱箱黄瓜装上车。

走进一座大棚,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根根绿油油的黄瓜让人倍感清新。定陶县杜堂镇辘湾村39岁的王喜格正忙着摘“瓜须”,脸上喜悦的笑容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灿烂。

早晨7点半,王喜格与丈夫过来摘黄瓜,一共摘了9箱,每箱50斤,每斤1元钱。“搞大棚比种粮食挣得钱多。”谈起种植蔬菜大棚的收益,王喜格高兴得合不拢嘴。她说:“俺这块地有一亩三,两年前种了玉米和小麦,一年下来能挣2000多元。现在,搞大棚蔬菜,一年至少能挣4万多元,而且到了春天还可以出去打零工挣钱。”王喜格告诉记者,管理一个蔬菜大棚也就忙乎100天左右,没事的时候,在家看看电视,或者到镇文化广场上扭扭秧歌,生活很惬意。

“搞大棚,镇政府和合作社给我们帮了大忙。”王喜格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下了一场大雨,大棚里积了很多水,镇政府立即调来水泵把积水抽走。大棚里的蔬菜“生病”了,合作社的专家会过来现场分析原因,并提供指导,很方便!

王喜格所说的合作社是定陶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在定陶县杜堂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已达9家,均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带动一大批群众走上致富路,许多村民开上了小汽车,住上了小楼。王利安就是其中一位。

当日,45岁的王利安正在大棚前收购黄瓜。他搞蔬菜大棚已有15个年头,最近三年,由于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他种菜种“发”了,还干起了蔬菜购销生意,一年能挣七八万元,已经买了两辆车。

“刚开始建棚,很多村民没钱,政府帮助我们联系贷款,还常常请外地专家过来提供指导,又给我们修了路。”王利安乐呵呵地说。

定陶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苗育基地负责人王高伟向记者介绍,从建棚、种植到田间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定陶县杜堂镇政府和合作社都为菜农提供了大量帮助和技术指导。

记者采访了解到,杜堂镇的蔬菜大棚多是“夫妻棚”,以前他们都出外打工,如今再也不用外出“受制于人”了。他们每天的工作劲头很足,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来源:牡丹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