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勤奋巷虫草市场,每年成交额上百亿。
入秋的西宁气温逐渐下降,42岁的玉树人老马依旧早早地来到勤奋巷。老马的工作是收购和销售虫草,也就是俗称的“跑山人”,辗转西藏、玉树和西宁之间,每年的收入超过20万元。
多年游走于虫草江湖,老马对价格的变化最为敏感。上世纪70年代,国家对冬虫夏草的收购价只有每公斤21元,到上世纪80年代每公斤突破千元,1997年再破万元大关,如今,在一些终端药店,顶级虫草可以卖到一克800元,合每公斤80万。
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一定有起死回生的疗效,虫草缘何比黄金(1707.70,6.10,0.36%)还要贵?挖虫草:
一公斤人力成本超3万元
最近几年,随着虫草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觊觎虫草产业链的最上游,包下一个草山,雇用当地人挖虫草。
“包一个草山最便宜的要20万元到30万元,贵的要100万元到200万元一年,雇用当地人后包吃包住,每挖到一条冬虫夏草,一般支付当地人6块钱。”老马介绍,这样算下来,往往挖一公斤虫草的人力成本就超过3万元,从2008年开始人工费一直在上涨,这几年因为气候等原因虫草的成活率大大降低,很多包山挖草的可能还会赔钱,所以依靠“跑山人”去当地人家一点点收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
往年虫草的产量规律一般是每三年一个高产年,而2012年这个本应该是高产的年份由于气候原因,比2011年产量还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7月发布的消息显示,那曲地区今年共有15.06万人参加采集虫草,产量约16.3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产3.7吨。而青海玉树、果洛等主产区的虫草产量,也比去年下降30%到40%。卖虫草:
每公斤加价上千元出售
收购到足够多的虫草后,老马就会带它们回到西宁的勤奋巷虫草市场,在这里,他所收购的虫草,可以每公斤加价上千元出售。
这个前后不超过1000米的不起眼的巷子,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虫草民间集散地,每年的成交额高达上百亿,而交易方式却比卖白菜还要原始。
来源:华西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