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展特色产业是西藏代表团讨论的重点之一。“我们要积极地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发展的优势,为西藏的持续发展"造血"。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的这句话,集中表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与决心。
突出科技援藏,坚持推动以增强地区“造血”功能为主旨的项目和特色产业建设,正是近年来广东对西藏林芝地区进行对口援藏工作的一大亮点。其中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承担的“西藏食药用菌资源的调查与栽培试验研究”、“西藏食药用菌资源研究及优良品种栽培示范”等多个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钱”景初显。作为广东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重点推进3个“造血型”产业化项目之一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目前已推广25亩(野外种植),预计每亩产值可达8万元。
近年来,广东省微生物所以其独特的真菌资源调查、食(药)用菌开发利用与人工栽培方面的技术优势,多次受广东省科技厅的委托,实施多项援藏项目。所长吴清平两次带队进藏,对援藏项目进行考察和部署工作,杨小兵研究员7次带队进藏实施援藏项目。该所与拉萨、林芝等地科技部门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对当地丰富而珍贵的林下资源如冬虫夏草、松茸、灵芝、天麻等进行调查,开发利用,进行珍稀野生菇类的栽培积极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该所还将自己开发及使用的部分食药用菌优良品种(如灵芝、猴头菇等)成功引种到当地,协助当地科技部门建立林芝地区的食药用菌野生资源种质库,在当地开展高原产业化栽培示范。目前,杏鲍菇、秀珍菇、姬菇、猴头菇、香魏蘑、桃花菇、榆黄蘑等珍稀品种已经在高原气候条件下相继出菇,灰树花、元蘑、黄伞等品种也已进入出菇阶段。
据该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灵芝高原示范栽培的5个优良品种约5000袋已经进入覆土出芝阶段,广微所的当家品种的野化种gl-yw0在几个品种中表现较佳。同时科学家研究中还发现西藏栽培的灵芝多糖含量同比内地同类产品高出近一倍,品质优良。通过示范栽培,一方面可将优良品种和技术推广至林芝地区,另一方面也有望将优良的高原灵芝原料引入广东等地,进一步提升国内灵芝深加工产品的质量。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