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耿儿庄村姚理敏,大学毕业后曾在铁路部门工作,但一次聚会让他决定放弃“铁饭碗”,回家乡种起了大棚蔬菜,年收入超过20万元,还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10月17日,记者来到姚理敏的冬暖式大棚,看到他和家人一大早就忙碌着种黄瓜。31岁的姚理敏高兴地与记者拉起了家常。2003年6月,姚理敏在山东铁路学校毕业,他不羡慕大城市轻松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姚理敏说了他创业的来龙去脉。他在聊城一家铁路部门工作时,一次与同学聚餐中,有人说春冬季节城里菜比水果贵,让这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怦然心动,发现了种菜蕴含的商机。仔细考虑后,他决定放弃铁路部门的工作。
2年前姚理敏在家人支持下,在清泉街道办事处靖刘村租了15个冬暖式温室大棚,开始规模种植蔬菜。为避免单一种植带来的市场风险,姚理敏多管齐下,种植黄瓜、茄子、豆角等。善于钻研的姚理敏,对种蔬菜有着独特的思路,尤其对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模式感兴趣。为此他经常出门,到寿光蔬菜种植大户家上门学习。他感到自己的常规种植方式太落后,就实行黄瓜和豆角轮作,每亩效益增加2000多元。姚理敏说:“由于自己规模种植,摘菜时,需找7名农民工,农民工每天收入80元以上。今年大棚蔬菜丰收,已经卖了20多万元,效益越来越好。”
该办事处农技站站长于冰说:“靖刘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蔬菜大户姚理敏等人种植的茄子、黄瓜俏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清泉街道办事处菜篮子越编越大,菜越销越远,农民尝到了菜篮子工程的甜头。”
来源:聊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