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寻山码头,养殖工人正在抢收龙须菜。记者刘新刚摄
进入10月以来,收割完海带之后的养殖码头本应清静下来,但是10月16日上午记着在寻山青鱼滩码头看到,这里却是格外热闹,数百名养殖工人正在抢收龙须菜。据了解,受气候变化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今年部分龙须菜出现根部腐烂的情况,为了避免损失扩大,养殖场纷纷加紧抢收龙须菜。同时,龙须菜收购价格下滑较大。
“致富菜”生长好坏不均
龙须菜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和珍稀的海菜,近年来在寻山、俚岛等沿海镇(街)开始大规模养殖。龙须菜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1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一茬。据了解,近年来,荣成市的养殖户们纷纷实行龙须菜多茬化养殖,每年能养殖3~5茬。在海带收割期间,很多养殖场可以收获3茬龙须菜,这样避免了养殖水域的闲置,实现经济效益翻番,龙须菜也因此成为荣成海上养殖仅次于海带的重要品种,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菜”。
16日,记者来到寻山码头看到,海上的渔船源源不断将收割的龙须菜运到码头上,数百名工人正在码头上处理从海上收获上岸的龙须菜。只见工人们用吊车将龙须菜卸下之后,把长满龙须菜的苗绳放在拖拉机的动力系统上,然后借助拖拉机发动机的传动将附着在绳子表面的龙须菜刮下来。据介绍,一条8米多的苗绳可产出30斤左右的龙须菜。
养殖二厂厂长李忠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养殖的龙须菜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烂根现象。“原本生长周期为1个月的龙须菜,现在必须20天就要打捞,否则便会烂根,这也影响了龙须菜的产量,因此这茬龙须菜的亩产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同在桑沟湾海域,蜊江渔业公司养殖的龙须菜情况稍好。本月底,他们养殖的这茬龙须菜将会收割。养殖九队的队长龚保体告诉记者,该公司养殖的数百亩龙须菜在今年五六月份时曾经出现烂根的情况,但将于本月底收获的这茬情况较好,目前看没有出现问题。
多重不利影响龙须菜价格
目前,荣成的桑沟湾、俚岛湾等海域都养殖龙须菜,面积近2万亩,参与养殖龙须菜的渔民约6000人,龙须菜主要进行外销,每年为荣成增加渔业收入达3亿元。
来源: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