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有个老板叫张冬梅,今年48岁。1986年,年仅十六岁的张冬梅怀揣找个“稳当工作”的梦想,跟着父母从绵阳化工厂来到潼南太安罐头厂,当了一个国家二级企业的职工,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她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团结同志,很快由一个车间工人提拔成了小组组长,不久又被提拔成了车间主任,张冬梅感到了极大的成功。谁知好景不长。1999年10月,正当张冬梅踌躇满志、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她所钟爱的罐头厂由于种种原因而垮掉了。一夜之间沦为了一个失去“饭碗”的下岗工人,很多职工不知所措,感到非常的迷茫。
但是张冬梅并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所吓倒。她坚信只要凭着她那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能够自强自立,闯出一片阳光灿烂的天地来。因此她借来资金,很快在潼南城里开了一家服装店,专门经销时尚高档的服装。这时她才发现,这种小打小闹的买卖很不适合她这个热情开朗、喜欢轰轰烈烈“干点大事情”的性格。于是她就关掉服装门市,租来潼南百货公司的二层楼房,开了一家大众歌厅。由于服务热情,收费合理,管理到位,歌厅效益很好,一年便收回了成本。但遗憾的是当时只签订了两年半的租赁合同。合同到期之后,张冬梅又与丈夫买了一条吸砂船,专门在涪江河里吸砂卖。夫妻两起早贪黑,辛勤经营,河沙销路很好,经济效益也是突飞猛进。
但是此时的张冬梅并未“小富即满”。2009年,她到重庆盘溪农贸市场和桂林蔬菜基地反复考察之后,毅然筹资50万元,在潼南县太安镇灌坝村流转了145亩土地,办了一个专门种植蔬菜的微型企业。哪晓得这年夏天,一场突然爆发的洪水差点冲走了张冬梅已经到手的希望。她的2000只鸡被冲走了,正待收获的茄子、辣椒、苦瓜、糯玉米全都泡在了水里。张冬梅心如刀绞。她披着雨衣,光这脚板,带领20多名员工一边排涝,一边抢收,一边补苗,一口气在菜地里干了两个星期,终于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由于不愁销路,菜价一路飙升,这年仍然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经济效益。
而今,张冬梅的菜地已经扩大到了218亩,租期已由原来的5年增加到了17年。“今年的纯利润,完全能够达到50万元。”张冬梅说。
来源:华龙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