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 30多个省市只有几个粮食“富余”
2024-05-03 10:00    2993 

世界粮食日“体验饥饿24小时”活动,再次引发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省农科院副院长喻大昭昨日称,就连“鱼米之乡”的湖北生产的粮食也仅仅够湖北人自己吃。

喻大昭介绍,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中,只有几个能够算粮食富余,即使是湖北省,玉米还需要从外省调入,“现在全省生产粮食也就是够湖北人吃而已”。

他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国际市场上“只要看见中国人出现,粮价立马上涨”。全国粮食生产“八连增”的背后,粮食安全还是永恒的问题。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粮食生产除大豆依赖进口之外,小麦、稻谷、玉米等产品自给率达95%以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曾表示,中国已远离粮食绝对匮乏的威胁,现代科技和制度使我们得以彻底摆脱粮食绝对匮乏的威胁和困扰。

尽管如此,中国“粮食安全”要提高警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影响大

有外媒日前报道,20国集团(g20)的主要成员国正在发起一个紧急会议,以应对美国爆发逾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和黑海产粮区作物歉收所引发的粮食价格飙涨。

昨日,省农业厅调研员高广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粮价肯定有影响,此外,“一斤酒三斤粮”,市场上丰富的副食品、酒等都在“吞食”粮食。喻大昭则表示,中国有13亿人,是粮食消费大国,国际粮价哪怕涨一点,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

靠科技才能根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与巨大的粮食消费量相比,我国的粮食生产正面临着城市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减少等威胁。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公开场合表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供需矛盾将再次被加大。“保耕地”与“保发展”两难局面和双重压力日益突出。

此外,我国农业生产脆弱的基础设施,使得病虫害、极端天气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发粮食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喻大昭说,面对可能发生粮食安全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去年一旱,湖北10万亩的粮食就没有了。”此外,国家的农业补贴要真正补到农民身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不过,最根本的还是依靠科技。喻大昭说,耕地永远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科技提高单产才能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来源:长江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