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上市,与去年3.8元/斤的开秤价相比,4.2元/斤的籽棉开秤价应该为正在忙于采收的山东高青棉农增添不少收获的喜悦,但在这个有着“全国百公斤皮棉县”之称的种棉大县,空气中却更多弥漫着忧虑。
棉农:产量低成本高
4.2元/斤的开秤价的确比去年高出不少,但棉农对此却并不十分“买账”。“今年的棉花产量低、种植管理成本高,收益与粮食作物没法比。”谈到今年的收益,唐坊镇石家村棉农石刚脸上并没有笑意。
今年51岁的石刚家里种有2亩棉花,他的种地日记上清楚地记着今年的植棉投入:施底肥(二铵2袋)360元,追肥(尿素60斤)80元,耙地80元,播种50元,浇水200元,薄膜80元,打药(加拌种用药)200元,不算人工成本,共投入1050元。
“农资价格涨得太快,去年一袋二铵才150元,今年就涨到180元,如果请人采收棉花的话,去年请一个人70块钱今年得花100了。”石刚说,今年的台风(达维、布拉万)肆虐时正值棉花结铃期,直接造成棉花减产达30%。“今年高产地块亩收籽棉400多斤,一般地块也就300斤。我这两亩地每亩收了320斤,依照现在4.2元/斤的价格,一共能卖2688元,除去成本1050元,两亩地仅能赚1638元,还不如种粮食呢。”
今年台风使棉花减产不少,玉米虽然也受到台风影响,但当时玉米正处于拔节期,如及时培扶不会影响后期生长。石刚表示,同是一亩地,小麦玉米的投入成本大概为500元,小麦玉米各按收获900斤算,加上粮食补贴,总收入约2000元,净收益1500元左右,而现在种棉花,一亩地净收益才800元左右。
据棉农们介绍,小麦玉米种上之后就可外出打工,但棉花从4月份开始播种到11月份收获完成,一般不能再干其他营生。“现在村里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都在外打工,一天至少收入70元,并且当天结算拿钱。”石刚说。
来源:大众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