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宝亮通过“中国滨州”政府网、人民网滨州视窗围绕“突破沿海开发,加速转型超越”的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预计今年冬枣销售收入可达24亿元
目前,沾化冬枣产业已经成为集生产、销售、贮藏、包装、物流、加工、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创造了从56棵“庭院”枣树到50万亩“冬枣园林”的奇迹,保持了一种水果产业20多年长盛不衰的纪录。据统计,全县从事冬枣生产、销售的群众达7.4万户、24.4万人(占全县乡村总人口的70%);2011年生产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近150户,过10万元的达到1500户、过万元的超过5万户,枣农人均收入达7500元。预计今年总产可达3亿公斤,销售收入可达24亿元。
2004年,开展沾化冬枣“二次创业”,相继开展了“质量提升年”、“三品(品种、品质、品牌)创优年”、“转型提升年”、“产业创新年”等活动,在稳定50万亩规模的基础上,注重质量,争创品牌,延伸产业,从而使沾化冬枣产业渡过了难关,实现了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推进以“复纯沾冬1号、推广沾冬2号、研发沾冬3号”为主要内容的良种优系选育工程。目前,沾冬1号品质明显提升,沾冬2号已发展1.3万亩,沾冬3号的研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加强沾化冬枣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全方位、可溯源的数字化管理,建立起了沾化冬枣质量的全程监控网络。狠抓产业延伸:一方面,大力培植沾化冬枣深加工项目。现已涌现出浩华果汁、万思顿、健源食品等龙头企业8家,年加工冬枣能力超过6万吨,产品涉及3个系列、9个品种。另一方面,以游园采摘为主的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迅猛发展。下洼生态旅游园先后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预计今年冬枣节期间来沾旅游采摘人数可望突破6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超过2亿元。
围绕高效生态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沾化县紧紧围绕高效、生态这两大主题,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节能减排为保障”的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