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果中之王”若羌冬枣为何被市场冷落?
2024-05-03 09:07    2681 

“若羌红枣”在当前可谓全国闻名了,然而在若羌,素有“果中之王”之称的冬枣,虽然价格不高,但买的人却不多。

“果中之王”为何被市场冷落了呢?10月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若羌县县城的农贸市场。在市场门口,4位果农在卖冬枣,冬枣装在编织袋里或散堆在地上,最便宜的卖8块钱每公斤,最贵的也不过12块钱,问的人也不多。

随后,记者同专门收购冬枣的客商库尔勒绿圣果品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柯明来到铁干里克乡的一处枣园,一位姓于的承包人把记者带到园中查看冬枣的生长情况。当听说要以15元的价格收购2吨枣子时,他很是高兴。在说明了病虫果、裂果、碰伤果和小果不要,还要人工手摘后,他爽快地答应了。

柯明告诉记者,冬枣有极优良的品质,是目前枣中最高档的鲜食品种,皮薄肉脆,果肉细嫩多汁,维生素c含量最为丰富,被称为“活维生素丸”,其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可是,这么好的水果,由于难以储藏,货架期很短,特别是碰伤果和过度成熟果,很容易腐烂和变软,限制了销售。

柯明的公司今年在库尔勒建起了一座南疆最大的葡萄保鲜库,他想采购2吨冬枣做个试验,看能不能在冬枣储藏方面有个突破。所以他收购的要求就高点,不能有碰伤,全得用手摘。

采摘进行到下午,已经有近1吨了,于姓果农决定不再摘了,一方面手工采摘太麻烦;另一方面,价格实在也不高,时间长了,连人工费也不够。

若羌县农业局局长石国海告诉记者,冬枣在县城栽种的规模并不大,但是从鲜食的角度来说,冬枣的品质确实好,可是由于采摘和运输储藏问题,影响了冬枣的发展。

天近黄昏,记者再次来到若羌县农贸市场,卖冬枣的还是那4家,剩下的冬枣还堆在地下,不少冬枣已经开始皱缩,特别是碰伤果、病虫果有的变得稀糊了。

柯明告诉记者,这样的冬枣采摘估计全是晃下来的,而不是用手工采摘的。再加之用编织袋装,就更容易挤伤了。这样的采摘现状,加之运输距离远,冬枣的品相就更不好了,所以若羌冬枣货好、货少却卖不出价格。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