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是浙江省油茶大县,素有“浙南油库”之称。近年来,青田县积极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和高产良种推广工作,引导企业提升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油茶产业链。
张竹彬是赶着油茶种植热潮回到青田的第一批侨胞,2005年下半年,张竹彬在歇马降村后山开辟荒地,2007年他亲手栽种下了第一株新品种的油茶树,现在,这个基地面积已经达到650多亩,拥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良种。
新品种油茶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张竹彬:原来我们都是种老品种的,那老品种产量不高,效益很差,自从2005—2006年浙江亚林研究所研究的长林系列,我们选用了6个品种,在这里试种,浙江省我们这里算第一次。(像这种是什么品种?)这个是长林4号,这里还有长林40号,长林166号。
青田县章旦乡歇马降村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村里从3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油茶树,但是长久以来,种茶产业一直不被村里人所看好。
青田县章旦乡歇马降村村支部书记杨苏彬:以前(种油茶)没什么效益的,我们这里有好多油茶,有几百亩的油茶,每一年都是2000来斤。就是把地承包给别人种,一年30块钱、50块钱都没人要的。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青田县油茶产业开始进入鼎盛期,全县有6.2万户农户经营茶油,年油茶籽产量达到6000吨。
青田县农业局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毅:我们从1998年开始,县里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相继在1998年、2005年和2009年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且从2004年开始从亚林所引进10个油茶优良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
如今,一个新品种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在章旦乡歇马降村重起炉灶。
沈琨:我现在是在青田县章旦乡的歇马降村,在我身后这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就是村里的油茶基地,大家可以看到我身旁的这棵油茶树就是村子里30多年前种下去的一棵老油茶树,虽然它长得比较高大,但是大家可以看出来它基本上没生长多少果实,而在这棵老油茶树的旁边就有一棵新栽的油茶树,虽然它的树冠长的比较矮小,但已经是硕果累累了。
与老油茶品种相比,新品种油茶果实皮薄,果粒饱满,出油量非常的高。据换算,原来1斤茶油需要25斤油茶籽才能榨出,用上新品种的油茶籽,只需要15斤。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