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颡鱼养殖的确碰到巨大的困难,养殖户效益很低,养殖不好甚至要亏本。
2012年春节过后,佛山南海地区黄颡鱼价格略有上涨,2月底-3月初徘徊在12元/斤。然而受市场需求和广州黄沙环球水产批发市场桂花鱼孔雀石绿残留事件的影响,黄颡鱼北运受阻。4-5月份,南海地区黄颡鱼价格一路走低,到5月下旬,更是出现历史最低价格8.5元/斤,外围市场甚至更低。于是乎,有些人开始怀疑黄颡鱼的养殖前景,有些人则开始探索如何在行情低迷时还能赚钱。这里海大集团黄颡鱼项目组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黄颡鱼是否还有养殖价值
黄颡鱼为小型鱼类,生长速度慢,一般一年雄鱼长到0.6-0.7斤/尾,雌鱼长到0.2-0.3斤/尾,肉质鲜美,价格适中,非常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
黄颡鱼在佛山市南海西樵已经有接近20年的养殖历史,无论从养殖的产量还是商品鱼的品质来看,这里的整体养殖水平在广东遥遥领先。每年从南海西樵发往全国各地的鱼苗超过2亿尾,同时一年四季均有大量的商品鱼销售到江苏、上海和山东等地。尽管这些年来,这里的养殖量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但长期来看,市场较多时间仍呈供不应求状态。所以,就消费市场需求而言,黄颡鱼养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南海区养殖黄颡鱼的优势突出
1、养殖技术较为先进
经过20多年的积累,这里的黄颡鱼养殖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2、完善的产业链条
南海西樵已经形成初具规格的黄颡鱼养殖产业链,包括:苗种、饲料、动保产品、渔药渔具,以及成熟的销售渠道。
3、气候适宜
水温几乎常年保持在15℃以上,黄颡鱼有效养殖时间比广东以北的省份要多出1至2个月,水质管理较好的池塘,甚至可以全年投喂,保持生长速度。
新鱼和旧鱼两种养殖模式优缺点分析
1、新鱼
每年放的水花,经过10-14个月的养殖,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出鱼,称为新鱼。新鱼因养殖的周期较短,为加快生长速度,迅速达到上市规格,一般放苗的密度较小,而且鱼的整体平均规格只有0.1-0.2两/尾左右,因此亩产量较低一般只有3000-5000斤,养殖正常的情况下,新鱼的养殖成本在7.5-8.5元/斤。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