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黄河岸边,一颗颗色泽深红、果实饱满的红枣挂在枝头,仿佛在欢迎着各方的宾客。
陕西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我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是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榆林市红枣主产区涉及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米脂、子洲、榆阳等9个县区的100个乡镇,枣农人口72.58万人。
十年来,榆林市坚持立枣为业、兴枣富民的思路,积极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销售服务体系,延长产业链条,红枣产业已成为我市黄河沿岸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全市农村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黄河之滨建起百万亩枣林
建国初,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仅有枣树5万亩,到1994年年底,枣树面积增长到45万亩。1995年起,榆林市开始实施“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和“东枣西沿工程”。到2011年年底,榆林市红枣保存面积达170万亩,占全省的70%,占全国的近10%,其中挂果面积为135万亩,正常年份鲜枣产量为35吨至40吨,枣农人均拥有枣树2亩多。有红枣万亩乡43个,从清涧至府谷的黄河沿岸,枣林片带相连,形成一条南北长347.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1995年,清涧被列为全国100个特产县之一,并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10年又被省上列为“一县一业”红枣示范县。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
“如今,不管走到西安还是北京,各大超市都能看见咱榆林的红枣,看着红枣有了包装进了超市,心里就一阵高兴,不仅是因为咱榆林红枣出名了,更重要的是红枣成了咱榆林的一项主导产业。”9月20日,经常各地出差的榆林市民高梁说。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