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文县沙渠村百亩荒山坡上冬枣绿
2024-05-03 06:59    3260 

9月6日,车子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而上,我们来到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沙渠村的冬枣建设基地,这里海拔1500多米,站在山顶上,脚下曾经的撂荒地被层层叠叠的梯田替代,从山脚一直铺到山尖,一株株冬枣树生机勃勃。

冬枣果大核小汁多,肉质细嫩酥脆,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位于沙渠村的叶树坪土层厚,光照充足,又有水源,具有冬枣生长的良好条件。

去年初夏,经文县水保局及乡村两级讨论表决同意,决定将叶树坪300亩撂荒地采用土地流转承包的方式,承包给沙渠村村民郭根焕等11户人经营,成立了“文县富民冬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由承包者负责实施基地后续投资、建设、管理和营销。

万事开头难。建设伊始,村支书郭根焕带领10户农民,每户投资2万元,共筹措22万元,作为兴建果园的启动资金。从去年6月开始,整整干了4个多月,移动土石20多万立方米,硬是把300亩撂荒地修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还修筑地埂1.8万米。

人们常常把一个村的好支书称之为“领头雁”。在建设之初,郭根焕带领大家外出考察,请教专家,在叶树坪上建冬枣示范园,成立了文县富民冬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聘请专家当合作社技术顾问,并组织引进了2.2万株山东沾化冬枣树苗,带领大家采用铺地膜栽植的办法栽植冬枣树,每株树都浇足定根水,施足底肥,短短三四天时间,就定植了2.2万株冬枣树。

作为配套设施建设,这里还修建了2个容积35立方米的蓄水池。3间看管房、规模养猪场及养鸡场也正在修建之中。

虽已是初秋时节,但仍然烈日当头,记者看到,管护的村民一刻也没闲着。因为要昼夜管护,11户村民便采取了轮流值班的形式,晚上就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正在这里管理的村民热情地算账说,300亩冬枣园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亩收入可达3—5万元,总收入可达1000万元左右,不仅冬枣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增收,而且还能带动全村农民在果园务工增收。

记者了解到,沙渠村地处滑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频发,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九寨沟旅游线畅通造成严重危害,而随着基地建设基本口粮田和营造林果园,平整土地,恢复生态,疏导有害径流,将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发生。

说起未来的打算,乡长杜雪生信心十足,他说,通过示范带动,该基地最终将建成千亩特色经济林果园,经济效益前景广阔,不仅为当地农民增收和石鸡坝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将成为全县特色产业开发的一张名片。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