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荫士安牵头负责项目遭蹊跷删除 合并试验说法存疑
2024-05-03 06:17    8133 

“黄金大米”儿童试验的调查在艰难推进,渴望真相的公众,仍在等待谜团解开。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的说法存在造假嫌疑,他所称的“合并试验”实际上早在2007年已经有过试验结果。

就在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蹊跷删除由荫士安牵头负责的编号为30571574的项目,而该项目正是卷入“黄金大米”试验风波的项目。

5年前已有试验结果

9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黄金大米”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疾控中心表示,荫士安研究员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为“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项目编号:30571574)。课题执行日期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课题的研究内容仅涉及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没有转基因大米的研究。

荫士安表示,考虑其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博士负责的美国nih项目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内容,故将2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

然而,记者在一篇《学龄儿童体内植物源性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论文发现,荫士安早在2007年9月就已经署名发表了这篇论文。论文表示,该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正是30571574。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初步调查结论表示,“(编号为30571574)课题现场工作于2008年5月在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进行。

然而,《学龄儿童体内植物源性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这篇论文却称,试验选取的浙江某农村小学7~9岁儿童32名,受试儿童前7天每天午饭及晚饭两组分别补充氘标记菠菜(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及胡萝素油胶囊,并在试验后采集静脉血测试,以计算菠菜及纯品油胶囊中胡萝卜素的转化效率,并最终得出了试验结论。也就是说,这个课题的试验现场在浙江。

在已经得出试验结论的情况下,是否是荫士安在2008年又将同样的试验搬到了湖南重复进行?如果是重复进行,其目的是什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